文章來源:老羅談冷鏈微信公眾號
近日,國務院印發了《“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提出了未來五年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思路目標和重點任務。12月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吹風會,明確任務分工,強化規劃銜接,確保規劃各項目標任務按時保質完成。
據了解《“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是首部將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一體設計、一并推進的規劃,近期將公開發布。
《規劃》聚焦七個方面重點任務
《規劃》明確“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要聚焦七個方面重點任務,即“三個提升、三個建設、一個銜接”。
第一個“提升”,即提升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水平。這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首要任務。《規劃》提出了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加強耕地保護與質量建設、保障其他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優化農業生產布局、協同推進區域農業發展、提升農業抗風險能力等任務。
第二個“提升”,即提升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是“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兑巹潯诽岢隽藦娀F代農業科技支撐、推進種業振興、提高農機裝備研發應用能力、健全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等任務。
第三個“提升”,即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作出了部署。結合農業農村實際,《規劃》提出了優化鄉村產業布局、推進鄉村產業園區化融合化發展、發展鄉村新產業新業態、推進農村創業創新等任務。
第一個“建設”,即建設宜居宜業鄉村。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實施鄉村建設行動要求,《規劃》提出了科學推進鄉村規劃、加強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整治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加快數字鄉村建設、提升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擴大農村消費等任務。
第二個“建設”,即建設綠色美麗鄉村。《規劃》把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作為建設綠色美麗鄉村的重要任務,著力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保護修復農村生態系統,提升綠色發展支撐能力,增加綠色生態、優質安全農產品供給。
第三個“建設”,即建設文明和諧鄉村。《規劃》統籌考慮鄉村治理和鄉風文明建設,提出完善鄉村治理體系,提升農民科技文化素質,加強新時代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等任務。
最后是聚焦“一個銜接”,就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按照中央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總體部署,《規劃》提出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提升脫貧地區整體發展水平、健全農村低收入人口和欠發達地區幫扶機制等任務,讓脫貧地區加快趕上國家現代化步伐。
《規劃》突出三個特點
第一,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引領。農業農村現代化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目標。鄉村振興的過程,也是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過程,兩者目標一致,內涵相同。這次《規劃》科學把握農業農村現代化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邏輯關系,提出了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全面推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以保供固安全、振興暢循環為工作定位,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第二,以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為目標。在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過程中,實現農民農村共同富裕是一個核心目標,《規劃》順應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聚焦增加農民收入和提升農民生活品質,提出發展鄉村富民產業、加強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著力縮小城鄉發展差距、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第三,以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一體設計、一并推進為路徑。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也密不可分?!兑巹潯分鄢青l發展不平衡、農村發展不充分突出問題,把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作為一個整體來謀劃,在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生態保護、社會治理、鄉風民風、深化改革、黨的建設等方面綜合施策,使二者同步推進,相得益彰。
未來五年如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這次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把糧食安全作為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進行了專題部署,體現了糧食安全國之大者的戰略地位。《規劃》把保障糧食等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作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首要任務,專列一章進行系統安排,要穩定面積、提高單產、提升品質,鞏固提升糧食產能。概括起來講,就是“三個兩”。
第一,抓住“兩個要害”。要落實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要求,抓好耕地和種子“兩個要害”。
一個是,抓緊抓實耕地這個命根子?!兑巹潯分鄹財盗勘Wo和質量提升,提出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加強耕地用途管制,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嚴格管控“非糧化”。同時提出要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強和改進耕地占補平衡管理,讓好地多產糧、產好糧。
另一個是,抓緊抓實種子這個農業的芯片。在有限耕地上多產糧,出路在科技,種子是核心。這些年,我們糧食單產有較大幅度提升,50%以上歸功于品種改良?!兑巹潯穱@種質資源保護、育種創新攻關、種業基地建設、種業企業培育、強化市場監管等方面,全面實施種業振興行動,牢牢掌握國家糧食安全主動權。
第二,調動“兩個積極性”。
一是農民務農種糧的積極性,還有一個是地方政府重農抓糧的積極性。就是說,要讓農民種糧有錢賺、多得利,讓地方抓糧有義務、有責任。一個是,建立輔之以利的機制,就是完善糧食生產扶持政策?!兑巹潯诽岢龇€定種糧農民補貼,健全產糧大縣支持政策體系,通過政策兜底助力提升農民種糧收益。
另一個是,建立輔之以義的機制,就是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兑巹潯诽岢鼋∪晟萍Z食安全責任制,細化糧食主產區、產銷平衡區、主銷區考核指標,推動地方全面加強糧食生產、儲備、流通、節糧減損能力建設,共同承擔好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
第三,推進“兩個創新”。這實質上是經營創新和機具創制創新,用現代化的手段來確保糧食安全。
一個是,推進經營服務創新?!兑巹潯诽岢鲆獙嵤┘彝マr場培育計劃和農民合作社規范提升行動,發展壯大農業專業化社會化服務組織,通過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促進小農戶種糧節本增效。
另一個是,推進農業機具創制創新?!兑巹潯诽岢鐾七M糧食作物育耕種、管收貯等環節先進農機裝備研制,加快推進品種、栽培、裝備集成配套,促進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融合,實現農機減損增糧。一句話,就是要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實現機器換人。
如何落實構建新發展格局要求呢?
構建新發展格局,農業農村是基礎和支撐,肩負著保障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的安全、夯實發展根基的重要使命。構建新發展格局,農業農村有潛力和空間,具體講,有這樣六個方面:
第一,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協調,優化糧食品種結構,穩定發展優質粳稻,大力發展強筋、弱筋優質專用小麥,鼓勵發展青貯玉米等優質飼草飼料,增加高油高蛋白大豆的供給。積極發展設施農業,因地制宜發展林果業,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推進農業綠色轉型,推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全面提升農業質量效益水平。
第二,強化現代農業的科技支撐。圍繞實現高水平的農業科技自立自強,深入推進農業科技創新,開展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和種子庫建設,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種業龍頭企業。
第三,優化現代鄉村產業體系。完善鄉村產業布局,推動形成縣城、中心鎮、中心村功能銜接的產業結構,打造農業全產業鏈,加快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縱向延伸產業鏈條,橫向拓展農業產業功能,多向提升鄉村價值。
第四,暢通城鄉要素雙向流動。健全城鄉融合發展機制,推進縣域內城鄉融合發展。優化城鄉土地資源的配置,建立健全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改善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構建農村物流骨干網絡,推進鄉鎮運輸服務站的建設,完善農貿市場等傳統流通網點。
第五,推動農村居民消費梯次升級。多措并舉增加農民收入,發展壯大鄉村富民產業,完善農民工就業支持政策,賦予農民更多的財產權利,提高農民土地增值收益分享比例,實施農村消費促進行動。
第六,推進農業高水平對外開放。實施農產品進口多元化戰略,穩定大豆、食糖、棉花等農產品國際供應鏈,發揮共建“一帶一路”在擴大農業對外開放合作中的重要作用,深化多、雙邊的農業合作。圍繞糧食安全、氣候變化、綠色發展、水產等領域,積極參與全球農業科技合作,深度參與世界貿易組織涉農談判和全球糧農治理。